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 南通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12-24 字体:[ ]

时间:2024年12月24日上午10:10

主题: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地点:南通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

徐荣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葛卫民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主持人:

缪小娟 南通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

图文实录:

1111.jpg

缪小娟: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同志:

大家上午好!安全生产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我市当前安全生产的整体形势和面临的挑战,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应急管理局徐荣局长、葛卫民副局长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

首先,请徐局长通报一下介绍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大家欢迎!

徐荣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情况;二是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三是下阶段工作安排。同时欢迎大家提问。

一、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8起、死亡41人,同比分别下降9.3%、12.8%。重点时段、重大节日期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有影响的生产安全事件。

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紧盯重点行业领域,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应急减灾能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一)立足保安全促发展,压实责任、治本强基,全力以赴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以“落责任”为基础,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持续巩固市、县、乡“党委领导包板块、政府领导包条线”安全生产包干机制,细化制定市领导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深入开展“双月督导”服务,市、县两级安委会主任、副主任挂钩帮扶企事业单位1303家、推动整改各类问题3423个。制定《南通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成立5个市级安全生产督导组,每季度倒查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进一步扣紧明责、履责、督责链条。全年共开展督导4次,检查企业301家次,交办整改问题786个。组织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对地区及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精准画像”,形成全市1280个安全风险和1801条管控措施“两张清单”。持续深化工贸企业安全辅导,聚焦重点领域、高危环节,区分主题开设安全风险防范培训12场次,深入乡镇(街道、园区)开展“监管人员+行业专家”现场教育辅导136场次,覆盖关键岗位人员4.7万余人,制作隐患“两清单、三图鉴”,有效帮助企业破解“查什么、怎么查”的难题。

二是以“强治本”为抓手,推动整治整改提质增效。制定出台《南通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和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聚力实施治本攻坚8大行动42项重点任务,融合推进全市提升本质安全“巩固年”行动,推动全市10个板块、31个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整治方案,构建全市“1+10+31”立体整治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扎实推进“保安全、护稳定”重大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深入一线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检查指引等宣贯解读,综合运用提醒、通报等形式,推动落实“四个一次”工作举措,深入细致做好重大事故隐患“挂账”“销号”,全面推进隐患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共指导帮扶高危企业380家次,开展判定标准宣贯活动1464场次、覆盖15.1万余人,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3015个。

三是以“一件事”为切口,强化问题隐患闭环治理。全市“拉网式”摸排“厂中厂”,检查企业9128家次,“厂中厂”安全治理经验做法被应急管理部全国推广。细化粉尘涉爆企业“八应八尽”整治方案,摸排粉尘涉爆企业1433家,建立完善底数清单,全部完成67家涉及互联互通管道铝镁金属粉尘企业管道拆除及87家干式除尘铝镁金属粉尘企业“湿式打磨”工艺改造。印发《关于加强深井铸造等金属熔融企业安全管理的通知》,组织召开深井铸铝企业事故现场警示教育暨安全生产培训,全面完成8家深井铸造企业轻质屋顶改造、铸造区域独立设置改造和监控视频可追溯改造任务。持续强化园区外化工和“两重点一重大”场所风险管控及隐患治理,摸排确认园区外化工和危化品生产企业50家,逐一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方案。统筹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推动闭环整改问题隐患7352个。发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检查生产厂家、销售门店,抽查相关产品,推进小区架空层改造。细化明确餐饮等场所安全用气管理条件和供气单位停供气管理工作流程,溯源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灶管阀”问题273个。组建全市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工作专班,强化消防安全专项排查信息系统运用。

四是以“夯基础”为支点,强化安全监管支撑保障。完成全市102个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机构全覆盖,依法界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职责,推动消防部门派驻159人,公安派出所派驻141人,实现“一支队伍管安全生产和消防”。系统开展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配备安全巡查员7580名,完成场所巡查及风险辨识10.4万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2万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察执法,大力提升隐患查处效率,有效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去存量、降增量。今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执法检查5568家,发现问题隐患15685条,1件有限空间执法案例被应急管理部收录为优秀案例,3件重大事故隐患执法案例被省应急管理厅宣传推广。持续推动安全生产跨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全面推行逢查必考,固化“三会一单”执法模式,深化“一案五制”工作法。“安全执法移动智能电子监控技术创新运用”被列入应急管理部2024年智慧应急“星火计划”重点培育创新应用试点。牢牢把握“四不放过”原则,加强挂牌督办事项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共对13起事故进行挂牌督办,被应急管理部确认为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全国试点城市。不断完善信访举报核查办理与奖励工作机制,全力畅通举报渠道、完善企业“吹哨人”制度。高位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开展全市“百团进百万企千万员工”安全宣讲,第五届南通市应急管理普法技能竞赛吸引线上线下近27万人次观看,全年共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五进”活动1146场次,覆盖各类人员近85.6万人。聚力推进安全教育体验场馆建设,争取省专项资金1150万,大力推广线上云安全体验馆,今年以来,线上线下共发动64.7万人次参观体验,安全体验馆宣传推广得到应急管理部肯定。持续加大全员培训力度,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应急管理分院开展培训4184人次,全年培训“三项岗位”人员10.6万人次,考核发证6.6万人次。

(二)坚持重实战优效能,完善机制、勤练精兵,务实笃行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抓制度强示范,在拓展应急效能上下功夫。组织召开全市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基础建设、信息报送、转型突破、体系建设等4个方面11项标准化要求。探索与消防部门开展联合值班值守,稳步推进互联互通、协调联动指挥平台建设。制定《应急指挥工作量化考核评比办法》,对县级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考核”。编制灾害事故应急响应处置“一图一表”,规范完善各类灾害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对指挥架构、职责任务、队伍装备、物资保障等进行标准化、模块化设定,确保及时响应、高效处置、有序实施。今年以来,先后妥善处置多起安全事故和应急事件,成功保障20余场市级重点活动。

二是抓规范强效能,在强化预案编用上下功夫。坚持“预防为主、依法规范、分级负责、整合资源”的预案编制原则,搭建以总体应急预案为主,重点专项预案为支撑,各级各部门预案为补充的预案总体框架,构建形成市级层面“1+49”和县级层面“1+N”预案体系,实现全市102个乡镇(街道)、1945个村居(社区)应急预案全覆盖。制定《全市各类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采取“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条块结合、同向发力”方式,抓紧抓实预案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全链条”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应急预案培训1.8万场次,覆盖全市73万余人,我市基层应急预案模板被采用为省模板。深入开展全市应急救援资源普查专项行动,完善应急救援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应急救援资源“一张图”。

三是抓管理强实战,在锻造队伍能力上下功夫。坚持“综合救援队伍管全面,专业救援队伍保领域,突击救援队伍起支撑,社会救援队伍补短板”的建设思路,分层分类规范优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专业处置能力提升,实现从“有”到“优”、从“优”到“强”转变。组织基层应急救援骨干座谈实训,举办第三届全市应急救援队伍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推动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上台阶、提能力。坚持“未雨绸缪+平战结合”,采取“指挥推演+队伍拉动+现场实操”等多种方式分级分类开展实战演练,探索构建全主体、全生命周期和全主题“三全”应急演练评估模式。联合泰州市开展通泰地区危化品事故联合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磨合“区域协同、立体联动”突发事故联合救援协调机制。组织开展2024年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性演练,全面提升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救援“防”“抗”“救”各环节应对整体合力。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应急演练2.5万场次,覆盖全市97万余人。

(三)突出强韧性固民本,防救结合、一体联动,凝心聚力增强综合减灾能力

一是以制度为先导,健全防范应对机制。严格落实“4+12+N”风险研判和灾情会商机制,不断巩固深化定期会商和非常态应急会商制度,及时印发《自然灾害形势分析报告》。以突发性强、风险高、破坏大的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为背景,探索形成以防范应对联动机制、临灾避险转移方案、风险隐患排查清单“三个一”为核心的试点经验成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季度通报各板块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情况,转发成功避险案例,着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排查上报灾害风险隐患信息52289条,均进行闭环处置。

二是以防抗为核心,夯实救灾保障基础。完成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前置点建设检查验收,持续强化镇村基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和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救灾物资的共享共用和快速调拨机制,纵向衔接、横向支撑、规模合理的“市-县-乡-村”四级储备网络初步构建。截至目前,全市共分级分类储备各类应急救灾物资90余种33.98万件。全面开展应急避难场所核查和自评估,进行“全覆盖、零遗漏”检查核查,在省内率先完成市域全部(248家)应急避难场所详细评估,整合公园绿地、广场、文体场馆、学校等公共设施资源,形成全市应急避难场所“一张表”,应急避难场所评估工作得到应急管理部肯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害信息员日常管理的通知》,核实更新全市4200余名灾害信息员AB角基本信息,确保“第一响应人”在册在岗在状态。

三是以工程为载体,提升减灾救助效能。持续推进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项目,加强保险项目跟踪管理和政策宣传。今年以来,共组织保险知识宣传85场次、发放宣传折页20万余份,全市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共计赔付1396起459.41万元。积极联合保险公司开展风险减量工作,构建“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在全市企业仓库、车间、厂房、地下车库、厂旁河堤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安装烟感探测器78个、水位探测器235台,部署防汛沙袋3450个。以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为牵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载体、强化内容创新、拓宽宣教场所、加强警示教育,切实增强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处置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张贴标语、挂图7.6万条,投放公益宣传片1506部,发送公益短信8.3万条;集中开放安全体验馆和科普场馆42个、应急训练基地25家,1.5万人次参观体验;组织展览、讲座、竞赛等1261场次,14万人次参加;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提醒”“上门培训”2977次,覆盖7.9万人次。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抓常谋远,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为统领,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驰而不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多措并举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标本兼治推进风险隐患起底清零,科学系统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应急力量。

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全社会包括新闻媒体的关心支持。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新闻媒体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帮助。

谢谢大家!

缪小娟

感谢徐局长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有问题提问的记者请举手示意,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记者问:当前正值岁末年初,我们针对近期元旦、春节期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哪些措施?

徐荣

我来回答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当前正值岁末年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旺盛,群众出行出游、消费娱乐等活动增多,年前盲目抢工期、年后复工复产安全风险突出,加之雨雪、冰冻、寒潮、浓雾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历来是各类事故易发多发时段,我们将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突出抓好各类安全风险防范。针对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社会活动及气候特点,持续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照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全面摸清底数,全部上传平台系统,并对所有风险隐患落实清单管理,做到应查尽查、应报尽报、应改尽改。市安委办已派出五个市级督导组下沉核查工作质态,深入查找各地进展不平衡、领域分布不均衡、企业自查不主动等问题,全力推动工作落细落实。

二是高质完成年度各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以及省《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若干措施》任务要求,逐条逐项盘点梳理,查找薄弱环节,加快推进落实,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着重抓“厂中厂”出租方和承租方安全责任,供气单位落实随瓶安检、入户安检责任,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的落实,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防火隔离设施的建设,全覆盖完成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排查。持续强化文化旅游、人员密集场所、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底线。

三是全力防范冬季安全生产风险。紧盯冬季极端天气频繁、火灾风险上升等特点和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开展元旦、春节节前安全检查,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强化安全风险分析研判,督促各地、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紧盯危化品、工贸、道路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海洋渔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狠抓安全防范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做好应急处置各项准备,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谢谢!

记者问:伴随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展,在行业领域问题隐患闭环治理等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徐荣

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大力开展治本攻坚“八大行动”,统筹推进“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进一步优化市、县两级工作专班人员构成,先后组织4次会商研判,开展3轮督导检查,围绕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各环节,累计检查经营网点和维修店铺3174次,发现改装问题201起,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03起,罚没122万元,暂停电动自行车CCC认证证书1家,扣押非法改装车辆65辆。特别是,将小区架空层改造、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排查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飞线充电、堵塞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 9866处,新增6.3万余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安装梯阻系统5万余部,基本完成居民高层住宅全覆盖。

二是强化燃气安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常态组织城镇燃气工作专班运行,持续开展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行动,完成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174.47公里,新增9.81公里市政管道、11.83公里庭院管道、437.52公里立管改造任务。出台餐饮等场所安全用气管理条例,明确供气单位停供气管理流程,475户餐饮场所完成“瓶改管”“气改电”。瓶装液化气企业整合至30家,且均完成安全综合评价,储配站压降至33座。加大“黑气”打击力度,累计打击“黑气点”10个、收缴钢瓶603个、行政处罚6起、罚款7.45万元,治安拘留6人。

三是突出“厂中厂”安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共甄别确认“厂中厂”2816处,其中涉及出租方2816个、承租企业7201家。整治问题隐患2.7万余个,关闭退出企业83家,拆除影响或堵塞逃生通道的违章搭建239处,推动安装“一键响铃”1.1万余套和烟感报警装置15.7万余个。

四是抓实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完成7家企业12套老旧装置更新改造。鼓励引导企业应用“5G+智慧工厂”等新技术,承办全省现场会。全市3家化工园区均达到D类最低安全风险等级,基本完成“十有”建设任务。开展五期“事故类比检查”培训,推动企业自查隐患9099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21条。

五是统筹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组建市级工作专班,建立调度通报、督办交办等工作机制,全市共录入高层建筑16707幢,已排查16490幢,排查比率达98.70%(其中如皋、海门、如东、通州湾、苏锡通园区、经济开发区、创新区等7个地区已100%完成),发现问题隐患10896处。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化工和危化品、高层建筑消防,以及燃气、保温材料、“厂中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基层消防安全等9个“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工作,持续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提质增效。

谢谢大家!

记者问:据了解,近年来南通市应急救援队伍发展迅速,请问在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葛卫民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牢固树立“全灾种、大应急”思想理念,紧扣灾害事故应对处置,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以健全体制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加大装备投入、开展演练培训等工作为重点,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首届江苏省危化品应急救援技能大赛,南通代表队在理论考试、危险化学品泄漏侦检指挥、工艺管线带压堵漏、运输槽罐车泄漏处置四项比赛中获得总分团体第二名、5个单项奖的优异成绩。近3年南通市社会应急力量参加抢险救援任务12次,出动人员102人次、各类装备80(台套)。今年汛期,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协调出动防汛应急救援队伍693支、救援人员9128人次,救援装备器材1352台套,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建章立制,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南通市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作为市政府办规范性文件发布,形成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管全面,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保领域,突击应急救援队伍起支撑,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抢先期”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规划,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应急救援队伍488支,其中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5支,政府专职消防队95支,专业救援队伍224支,突击救援队伍135支,社会救援队伍19支。

二是制定标准,引导队伍规范建设。出台《南通市市级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市级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原则标准、职责管理、使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为市级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供制度指导。通过现场观摩、命名授牌等方式遴选产生了12支市级应急管理领域专业救援队伍,救援范围覆盖危化、工贸、防汛、地震地质和森林灭火等领域,其中有1支是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南通市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事故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和《南通市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事故灾害抢险救援行动指南》,进一步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抢险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发挥社会应急力量作用。

三是强化训练,提升应急救援水平。加强竞赛,促进共建共训共练。连续三年开展全市应急救援队伍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训促战,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遴选一批技术上过硬、行动上规范的应急救援队伍,发挥救援骨干力量传帮带作用,助力应急救援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强化培训,提升应急救援素质。举办基层应急救援骨干座谈实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队伍技战术水平。注重救援队伍能力提升,积极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参加各级各类应急救援演练,快速提升救援队伍应对事故灾难的综合处置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全面推进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促进我市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更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缪小娟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安排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